【领本Ai】动脉网:服务超1万学校、1000万学生,领本机器人打造AI+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控及预警大模型

作者:动脉网-季嘉颖来源:动脉网网址:https://mp.weixin.qq.com/s/06FJFF8ExpoyLooxkUSRLw

文章转载于动脉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抑郁风险正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人民日报等单位联合撰写的《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抑郁症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并且据中国精神卫生的数据进一步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每年大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在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令千万家庭和社会痛心疾首的现实。转变观念,正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刻不容缓。
图片
图源:《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2023年年中,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提出要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心理健康监测并完善心理预警干预等举措。

在此背景下,国内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机器人领域的头部公司——上海领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本机器人)以中国1000万的青少年大数据,全国1万多名知名学者、专家的经验数据,以及1000万个家庭教育和心理成长知识点为基础,将AI技术应用于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领域,并研发出多款适用于不同场景的AI心理服务机器人。

自研多模态人体行为分析技术,让心理健康监控及预警更精准


青少年的抑郁障碍除了情绪低落等典型抑郁症状外,还常常表现出头痛恶心、腹胀、食欲下降和睡眠障碍等行为。这让家长和学校很难联想到这些非典型行为是抑郁症所导致,并且就医时青少年也很难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抑郁症自评量表的测量,常常导致漏诊或误诊的发生。

因此,面对千万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如何对症下药,帮助青少年积极预防、有效且及时地诊断抑郁症等心理疾病至关重要,关乎国家的未来。

2023年8月,以“用AI守护3亿青少年”为公司使命和价值观的领本机器人于成立四周年之际,正式发布青少年心理健康监控及预警平台——EmoGPT。这也是公司“1+2+3+4学生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
受访者供图

学生心理服务体系中的“1”指的就是EmoGPT。具体而言,EmoGPT是一款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t)技术,垂直于青少年领域的GPT模型,能为青少年提供闭环式心理服务。

首先,EmoGPT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基于领本机器人自研的多模态人体行为分析技术,EmoGPT可精准分析用户的微表情、微动作、声音、文本、行为数据和生理指标等数据,避免青少年因不积极配合检查,根据主观意愿性作答等情况,影响测量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获得准确的行为数据后,如何精准分析青少年心理状态和问题对于心理健康的监控和预警至关重要。领本机器人的AI心理预警模型会对青少年异常数据的特征进行处理分析,接着,以基于千万大数据的自建心理图谱为参考,为每个学生生成定制化的心理画像。

同时,领本机器人基于经典测量理论,会在充分考虑测量真实值和理论误差后确定测量结果,还会以更深度的专家模型、教师反馈和数据验证等方式对结果进行的评估与迭代,准确了解用户的心理状态和问题。最终,生成详细的测评分析报告,提供个性化的咨询建议。

搭建学校、家庭两大心理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国超一万所学校


我们所熟知的专业心理健康评估一般是在心理科或是专科医院等医疗场所开展,但青少年人数多、课业压力大等因素造成实际情况中普查难度大,我国教育部也早在2021年就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但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时缺乏分级干预策略,专业化力量不足且资源有限,更不要说在家庭场景下的评估和预警了。而这两个角色恰恰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力量。

对此,领本机器人以自研EmoGPT和完善的数据库为基础,通过两大平台——学校端的AI心理健康咨询测评平台和家庭端的AI家庭教育,将学校和家庭这两个角色实时连接起来。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3方合作与协调,共同守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在此基础上,领本机器人为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也不止于提供一份或多份量表的服务,而是通过AI交互机器人将更准确、更适合的心理服务传递给青少年。

具体而言,领本机器人根据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共研发了四款设备,分别是校园AI测评机器人、校园AI咨询机器人、AI家庭教育机器人和专家Ai工具。
  图片
青少年心理健康解决方案
受访者供图

校园端的校园AI测评机器人和校园AI咨询机器人可针对学校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如包含多种标准化测评问卷的AI青少年心理测评,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疾病的诊疗系统,以及AI智慧课堂等内容。同时,领本机器人也可以帮学校建立无人化心理咨询室和数字心理档案库,便于后期心理健康状况追踪,搭建风险预警系统,对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预警。

图片图片
学校端数字心理看板
受访者供图

家庭端的AI家庭教育机器人能帮助亲子间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建立学生情绪宣泄的健康出口,并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专业的指导。系统中也配置了如中高考推荐测评、家庭测评、青少年日常测评、心理综合测评、职业测评等量表,满足家长和学生日常需要的测评需求,测评后可即刻生成报告供家庭参考。

领本机器人的各款设备目标都是为了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保障每一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通过不同设备中的数据互通,不同使用场景中的信息互通,打造了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的青少年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全面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

领本机器人创始人王军博士向动脉网介绍道,“目前,领本机器人的业务已覆盖全国23个省份的1万多所学校,累计学生应用人数超1000万,日咨询量超三万次。公司也在扩大产品覆盖范围,以真实数据为支撑,持续丰富、扩充数据库,为中国青少年提供更准确、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

    研发人员占比超过60%,

已形成近百项知识产权


据王军博士介绍,作为一家从事人工智能的高新技术企业,领本机器人的核心团队成员拥有超过20年的人工智能算法和心理健康研究经验,公司研发人员占比也超过60%。公司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课题,形成近百个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还与上海交通大学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产品也先后通过双软认证、ISO9001体系、上海市检验测试等认证。
  图片
受访者供图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于2023年年初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指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10.8%的青少年为轻度抑郁风险群体,需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以免进一步加重而出现更严重的症状。

心理治疗被称为“最漫长的旅途”,有时需要上百次或上千次的长程治疗。而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建设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个层面给予充分的理解、关注,同时也需要新技术、新方法来辅助家庭、学校、社会提升心理健康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对此,王军博士在采访的最后表示:“与国外相比,国内心理医生数量更少,但实际需求量更大,并且心理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陪伴和疏导治疗,由此带来的治疗费用负担也较大。而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的心理健康监控及预警平台可以有效契合并积极缓解当下青少年心理诊疗的难题。”

动脉网在采访中了解到,领本机器人正处于融资中,希望在AI等前沿技术赋能加持下,使多维度多场景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训练更具有针对性,也推动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行业走向更高维度的标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图片